7项展览分别是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的香港秋季电子产品展、国际电子组件及生产技术展、香港国际秋季灯饰展、香港眼镜展、香港国际美酒展,以及在亚洲国际博览馆举行的国际环保博览及香港国际建筑及五金展。
为港带来逾12亿元直接收益
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周启良表示,7项展览合共吸引近11万名海外买家来港参观采购。他表示︰「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的数据,每名商务过夜旅客,在港人均消费超过10,000港元。按此推算,7项展览的海外买家及参展商家,为香港带来超过12亿港元的收入,这尚未计算订单,以及相关商贸支援服务的收益。这些数据再次印证会展业务对香港带来莫大经济贡献。」
周启良指出,在环球经济仍存在众多不明朗因素的情况下,7项展览的买家总数虽然轻微回落,但个别国家包括传统市场的英国、法国和瑞士、新兴市场中的沙地阿拉伯及越南的买家数目,仍然录得较显著的升幅。这说明尽管市场环境充满挑战,但只要港商多留意市场趋势,仍然能够找到增长的机遇。
逾半受访者料来年销售增
为更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业界对前景的看法,大会委托独立调查机构嘉柏市场策略研究有限公司,于秋季电子展及秋季灯饰展期间,访问超过1,600名参展商及买家。调查发现业界对前景仍然审慎乐观。有超过一半的受访参展商及买家都预期,来年公司的整体销售会录得增长,预期销售下跌的只有不足一成。
然而,受访者认为来年业务仍然面对成本压力。有59%的受访参展商认为,明年的生产或采购成本会增加,但预期产品售价会上调的只有36%。类似的情况亦出现于买家,预期明年采购价格会上升的买家有48%,但预期零售价会上调的则只有42%。周启良表示︰「这些数据反映部分参展商和买家相信,来年未能将增加的成本转嫁到客户身上,对经营带来一定的压力。」
至于电子产品或灯饰行业未来两年的发展,最多受访者看好的传统市场是北美和西欧,分别有61%和59%的受访者。而新兴市场当中,最多受访者看好的是中国内地(74%)及东盟(49%)。
新科技带动产品创新及设计
调查亦了解到这两个行业的产品潮流。有33%的秋电展受访者预期,流动装置及电子/电器配件类产品,会是明年增长最快的电子产品,其次是影音产品(12%)以及电脑及周边产品(7%)。
业界对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前景仍然乐观,受访的智能产品从业员当中,九成都预期明年智能手机的市场会继续增长,预期平板电脑产品市场会有增长的亦有85%。而被问到哪类型电子产品会受惠于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市场的发展,最多人认为是电池产品(34%),其次是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相关配件(33%),例如蓝牙扬声器,以及智能手表(22%)。
业界对可穿戴电子产品的前景亦甚为看好,有78%受访者都预期,这类产品未来三年的市场潜力将会理想或非常理想。他们认为可穿戴电子产品市场增长最大的国家,会是中国内地及美国。而大会亦捕捉到市场发展趋势,于今年的秋电展中增设了「穿戴式电子产品」展区。
高新科技的应用,不限于电子产品行业,对其他行业的产品创新和设计,同样举足轻重。在国际环保博览和建筑展当中,不难发现各种新型的环保物料和技术。展会展示的新型环保汽车,亦是采用多项崭新环保技术生产而成。而在眼镜展中,就有美国参展商带来用于智能眼镜的镜框及镜片,希望进军对高新科技需求殷切的亚洲市场。
灯饰行业方面,有33%的秋灯展受访者预期,明年增长最快的产品类型是LED及环保照明,其次是商业照明(27%)以及家居照明(22%)。随着LED产品普及化,受访买家预期LED灯具的零售价,在一年内会下跌8%。
跨界合作拓更多商机
在不同的展会当中,亦见到有跨界别合作而衍生出来的产品。例如在眼镜展当中,就有展商带来取得FashionTV授权而生产的眼镜系列。在美酒展当中,亦有意大利著名时装设计师Anna FENDI,与小型酒庄合作,推出由设计师本人再度包装,并加上FENDI签名的葡萄酒。可见跨行业的合作,促成更多新产品和机遇的模式,越来越得到各行各业接受。
小批量采购模式需求殷切
因应市场对小批量供应商的需求日增,贸发局于2012年初推出「小批量采购专区」,成功促成更多订单,更获国际展览业协会颁发UFI市场营销奬(UFI Marketing Award 2013),表扬专区的成效。今届秋电展和秋灯展的「小批量采购专区」合共展示430家供应商的过千款优质产品,共吸引逾37,000买家人次参观,缔造了超过41,000个联系。